第34章(2 / 2)
云岚有点奇怪,皇帝似乎没派人跟着唐大人,就不怕对方办事出什么岔子吗?
见女儿乌溜溜的双眸看过来,皇帝重新抱起她,居然能察觉到云岚的疑惑:“你是觉得朕怎么没派人跟着唐老,不怕他泄露消息或者坏事是吧?”
“放心,他不敢,毕竟他和他女儿以及一族的性命都押在这上面了。再就是朕从来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是选定了唐家来做这事,就没必要派人盯着那么麻烦。”
云岚心想皇帝还挺自信的,不过皇帝一开始选定唐大人,也是因为他虽说是郑经的岳父,却对郑经极为不满。
要不是隔着老远,唐大人指不定早就带着人杀过去把郑经打一顿了。
如今他得了皇帝的允许,光明正大能让郑经不痛快,简直不要太乐意!
皇帝虽然没派人贴身跟着唐大人,但是对唐大人的一举一动还是挺清楚的,时不时会有人来汇报。
云岚:皇帝你说好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呢?
皇帝不派人跟在唐老身边,不等于完全不让人留意他的动静。
唐老的动作很快,已经通过多年来建立的秘密渠道,跟自己在台岛的心腹联系上,也就是郑夫人身边的管事。
这位管事被赐姓唐,叫唐锐。当初是唐老收养的孤儿,因为十分聪慧,被唐老赏识,派人教会对方识字和学武。
对方也不辜负唐老所望,长大后极为出色。正好这时候先帝下旨,让致仕的唐老最小的女儿嫁给郑经。
唐老百般不乐意,最后无法抗旨,只好让小女儿出嫁,却把唐锐跟着派过去。
唐锐还没怎么出现在人前,颇为面生,也就没人知道他是唐老私下培养的心腹。
这些年来唐老陆陆续续来打听女儿的消息和送点金银,免得远嫁的女儿受苦。
唐锐第一次收到唐老用密语写的密信,看完后立刻烧掉,很快跟郑夫人转告了唐老的计谋。
郑夫人神色蔫蔫的,其实并不是很想掺和此事。她在后边闹事,等郑经回来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还是唐锐再三苦劝,明白郑夫人如果不做点什么,唐老就要倒霉不说,那私生子也会顺利继承郑经的位子。
那么郑夫*人以后几十年可能都要对着私生子低头,这叫她听着就有点受不了,于是才答应下来。
根本不需要郑夫人在前面冲锋,唐锐早就在这些年收买了一些郑家人,如今就能用上了。
于是私生子可能并非郑经亲子的事很快传遍台岛,闹得沸沸扬扬。
私生子身边的辅臣有想辩驳的,却不知道从何辩起。
那乳母和私生子都说自己是郑经的亲生儿子,但偏偏这私生子是早产儿。
乳母那时候的丈夫还没死,后来突然病死了。
这丈夫是真的病死了,还是乳母发现自己怀孕后,担心郑经会怀疑,索性谋杀亲夫来灭口?
丈夫一死,谁还能证明这私生子究竟是谁的血脉呢?
流言就是如此,说的人多了,就像是真的一样。
辅臣里有些人都开始动摇了,怀疑了起来,私生子气急败坏,只能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郑经的血脉。
这些风言风语被唐锐推波助澜,愣是传到了前线郑经的耳边,让他也是急怒攻心。
谁能受得了这种了流言,郑经就想要立刻班师回台,好好找出流言的源头,然后彻底扼杀。
但是郑经身边也有唐锐这些年收买的人,提及流言不说,还提到了乳母的丈夫是在她怀上私生子之后才忽然死的。
对方平铺直叙,只说了听来的流言。
听着似乎说得很客观,却叫郑经忍不住回想,也开始有点不确定起来。
他这边无心迎战,那边施琅已经赶到建省和康亲王汇合,大军攻势逐渐厉害。
尤其对方仿佛总能知道郑家军下一步如何走,提前布局,让郑家军一时损失惨重。
郑经得知后对领兵的将领极为不满,只想着对方跟着郑成功多年,是个厉害人,谁知道年纪大了却如此不中用呢!
接连失利,郑经越发不高兴,最后直接换掉了老将,把自己的一个心腹顶了上去。
这心腹还十分年轻,领兵的经验不如老将,被康亲王和施琅联手打得就更惨了,输得一败涂地。
眼看战力损失越来越厉害,郑经又着急回去处理家事,渐渐有了退意。
于是他派人过去,主动要求跟康亲王停战和谈。
康亲王得知后,一边派人送信回京询问皇帝的意思,一边其实也有意跟郑经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