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要不说沈高地能耐呢?农忙时他卖油卖肉卖大酱,年节卖糖卖茶卖果子,婚嫁之时一块儿红布你要多少能裁多少。村人过日子也总有一时不凑手急需某样东西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那些其他村的村人,不是每个村都似桃源村占个巧,离县城近。
离得远的,多是愿意在沈高地的杂货铺里买东西,东西齐全价钱合适,距离也近。时间可不等人,天色一暗,即便是官道也不见得安全。
总之,沈高地的杂货铺开得红红火火,日子更是好过,两个儿子都送去读书不说,家里媳妇和小女儿,身上穿的头上戴的,羡煞了多少人。
村人眼红的不少,这其中就以沈家大房最难受,又眼红又丢份儿。本是一家人,当年分家还闹成那样。而被分家的弟弟如今富得流油,再看看自家,那真真是被比到地里去了!
村人的嘴可从不饶人,那时候的沈家大房一家,出门都要绕着二房的走。那几年,大房的人可没少在暗地里咒二房倒霉,陆氏年年上香,祈求菩萨保佑自家时,必要默默补一句,让二房快快走霉运!
兴许是盛极必衰又或是陆氏多年的许愿奏效了。
沈高地在外出进货时惊了马,连人带货齐齐翻下山道。幸而雇佣的车行声誉向来极好,没有就此弃车逃跑,救下沈高地后,将他一路送到了家里。只是这人虽救下来了,可伤了腿加之早些年天南海北跑商到底伤了根本,即便家中变卖田产精心医治,到底在缠绵病榻三年之后撒手人寰。
这三年让沈家二房从颇有家资的富裕人家成了桃源村里末流的穷苦人,更别说沈高地走后留下的老妻幼儿在村里更是容易让人轻慢。
沈高地成婚迟,走得早,他走时家里最年长的沈知淳是个将将二十岁的青年,更别说底下年幼的弟弟妹妹了。
那时沈知衍年十五,他原是个“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意气风发读书郎。小小年纪一气儿过了县试府试成了一名童生。
童生虽无特权,够不上士这一阶级,可多少也算个读书人,随时能一脚迈入登天道,改换门庭。那时的沈家有多风光,沈高地出事后就有多落魄,特别是在沈知衍出孝后院试落榜。
桃源村里关于沈家二房要垮了的流言更是甚嚣尘上。这些流言在原本与沈知衍定亲的钱家上门退亲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就连林芷这个寻常不得出门的西村人,都听了满耳朵。
那时,林芷还苦中作乐狭促过:豁,搁小说里,妥妥的退婚流男主啊。
第8章 杂货铺和绿豆糕
林芷正细细打量公爹沈高地置办下的这间杂货铺,用料实在,位置也好,拾掇一下,马上就能重操旧业。怪不得沈家大房会那般下作,拼着脸面不要,三番两次上门端着长辈架子逼迫沈家二房‘卖’铺子。
越看越满意,耳边冷不防听见一道细细的嗓音:“沈家二哥。”
林芷一扭头,好嘛,退婚流男女主到齐了。那她呢?刚好夹在这二人中间,算什么?炮灰吗?
“你可瞧好了?今日不是大集,精细点心怕是没有。”沈知衍并不往出声喊人的年轻女子那边看,只微微颔首,对着林芷道:“这是大柳村的钱家姑娘。”
眼看之前定亲的心上人对自己如此冷淡,钱盼儿的眼圈瞬间红了。她也知道自家做的事不地道,可她根本无力阻拦,沈家二哥这是,怨上她了?
“钱家妹子,可是和家人走散了?你别心急,我帮你找找。”林芷看对面的女子眼圈发红要落泪的样子,赶紧上前一步,侧身挡住旁人探究的目光。
她们仨往这一站,妥妥的话题中心点,只这么两句话的功夫,旁人带着满满八卦意味的目光已经在三人身上来回打转儿了。
“你已定亲,莫要坏了自己的名声。”林芷靠近钱盼儿身边压低声音提醒女子。
随即顺手一指:“瞧,那位戴酱色包头巾的婶子是不是在找你?快些去吧,别让家里人着急。”
钱盼儿包在眼里的泪花在林芷的两三句话里成功憋回去,她顺着林芷指的方向看去,果见自家老娘正一脸怒色快步朝着这边来,眼里就差喷火了!
身子微微瑟缩,钱盼儿再不敢站在这里了,匆匆转身,脚步匆忙地离去。
“你说说你,这是惹了多少事儿。”林芷眨着眼低声道。
“劳烦娘子为我解难,得妻如此,为夫甚是欢喜。”沈知衍的嘴向来是最硬的。
他敏锐的察觉到林芷似乎对两人以夫妻相称颇为不自在,毫不客气以此反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