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沈知衍本就留心林芷的神色,此时看她皱眉,便低声道:“转运使带着我去买骆驼,那贩骆驼的商人在城外,我们顺道撞见了正在修建的外城墙。”
外城墙,有点像是前世的长城,都是修建用来抵御外敌的。在那里修城墙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人不是人,只当一件物件来使,缺衣少食但繁重的劳作却不会少。
伤了病了都得爬起来,死了便往外一扔,反正这儿最不缺的便是流犯。
林芷沉默了一会儿:“转运使倒是个妙人。”
翌日,一行人向着宣威县出发,郡守大人没空理会贫穷且没有背景的沈知衍,沈知衍自个儿开口讨要了一些宣威县的方志卷宗,便带着又壮大不少的队伍出发了。
好在薅来的舆图是三年前才修订过的,沈知衍一行人没迷路,走了小半日便远远瞧见了土黄色的城墙。
两匹骆驼十来个人,又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城墙根儿下,这里的城墙都修建得格外高大,可林芷愣是从这统一规格的城墙上瞧出了‘贫穷’二字。
守城的士兵兵甲还算齐全,可打眼一瞧就不合身,再一瞧,这儿缺一角那儿少一块儿的。城门口已是如此,不敢想像里头又是何光景。
“敢问可是新上任的知县大人,沈大人?”城门口一瘦削老者拱手行礼。
打头的沈知淳停下来,客气道:“确实是宣威新任县令至此,老丈是何人?”
“在下宣威县主簿,胡川。”老者长揖到底,“特带胥吏前来迎接县尊大人。”
骡车上的林芷瞪大了眼:不是,你谁?一县主簿?
若是不说,林芷真以为这是一寻常老农,还是家里不太富裕的那种。与清河县的主簿不说两模两样,简直是没有一丝丝相像之处。
宣威县,当真贫穷至此吗?
第60章 水滑面
胡主簿落后沈知衍半步,引着一行人进入宣威县。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林芷老觉得一进城来,一股子贫穷且凶悍的气息迎面扑来。
这边的人普遍生得高大,沈知衍兄弟俩在家时鹤立鸡群般的身高在这里只是寻常。路上的往来的百姓面愁不展,一层又一层的补丁摞在粗布衣裳上。空荡荡的衣裳和发黄的面色,本是一副贫弱之相,可身形高大,双眼发亮,时不时扫过来的眼神更是透着凶狠。
瞬间就变作悍民了。
胡主簿的声音恰好传来:“大人见谅。本地多军士而少平民。许多人户不是家里有守关的兵士就是兵士之后,自来有几分胆气。且边关不平,本地少见生人,乍一瞧见如此多的生人进城,自然更添警惕。”
“无碍,乡民勇而好义,是好事。”沈知衍面不改色,张口就夸。
胡主簿脸上也看不出变化,还是那副老苦瓜似的模样继续介绍:“宣威县是太祖时才设的,下辖十三屯,一屯一百户。民屯有五,多在城外,军屯有八,半数在城内。不过大家都是逐水而居,离得不算远。”
这便是边关的特殊之处了,不分村落,只说屯。
“整个宣威县的兵民都绕着汜水而生。县尊大人一路走来相必也看见了,边关不比中原,山多、戈壁和沙漠又占据了大半平地,水少地贫,汜水河也只能够堪堪养活二千七百来人。咱们县里,乡民悍勇,每年为抢水争垄都会闹出些事儿来。”
胡主簿留意着沈知衍的神色,见县尊大人面上毫无异色,只继续道:“只是请大人放心,县里的乡民祖上说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这些小事儿有里正耋老协助,从没闹出格过。说起来,咱们县衙,设知县一人,下官是主簿还兼着县丞的职,典史一人,捕快两人,兵士两人。”
沈知衍听到这里,面上不变,心里却奇怪:县丞和主簿兼作一人还算常见,可六房书吏直接没了,三班衙役只有俩,巡检司也只有两兵士。县学没提自然是未有,敎谕与训导肯定也就没了。
好好一个县衙,居然只有七人管事。这是人少事少,不需要这么多官员,还是宣威县压根儿就不想要官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