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我得了消息,有些不怕死的在往关外送粮。圣上英明,我主动为饵,圣上必能顺藤摸瓜揪出这祸国硕鼠。我不贪功,事成之后必会提到沈家,林大掌柜不想为沈家再添一笔,惠泽儿孙吗?”

林芷不想,可她拦不住沈家众人想。一块儿‘忠勇’的牌子已叫沈家和沂山村冒出头,再立一功,便是为儿孙百年之计。

陶洮已将还活着的陶家人捞出来,还求来了陶家下一代科举的资格。他将陶家人接出来,一为名,二为人。陶家人通通被他迁回祖籍,好生养着,只干一件事:生孩子

“商人三代后可考取功名,可世间哪里有恁多能传三代的家族?多是一代建家业,二代守不住,三代变卖家产。我等不了那么久,也不敢赌子孙后代有读书的天份,我要求一个监生的名额!”

大虞朝的国子监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从不接受捐纳入学,即便是荫袭子弟,也得考过了才能入学。陶洮求的就是荫袭的路子,这总比科举考入来得简单一些。

那一趟运粮路走得很成功,一切如陶洮所愿。

可林芷和沈知衍却因此被嘲笑了个够,还有贴脸开大的做诗嘲讽。即便陶洮打那以后再不登门,即便林芷和沈知衍心里明白那些个小人不过是嫉妒心在作祟,可桩桩件件都叫两人厌极了这里。

南地好风景,可官场如泥沼。林芷在此处束手束脚,连挑选年老的绣娘送往桃源镇的绣坊都能教人说上一回。

她摸了摸沈知衍,沈知衍只比她大三岁,今年不过三十有二,鬓边已生白发。他是林芷的丈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是沈氏一族顶起一片天的那个人。

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林芷是知道的。

为官十年,战战兢兢,书房里的那盏灯,不到亥时不灭。他出身不高,没有良师引路,一路上摸爬滚打全靠自个儿。他也不是聪明绝顶之人,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明枪暗箭,他也不是全能躲开,违心之时海了去了。

此时心生退意不过人之常情,且她本就不求富极贵极,她这一生,已足够精彩。

“行,咱们找着机会就跑路,你已做得够好了。咱们趁着年轻还可去游山玩水乐一回,往后回桃源镇的山间别院养老!”

沈知衍冲着林芷笑,透过她愈发沉静的面容,恍惚间又瞧见了那个踢人叉腰怒骂的鲜活女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