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凤鸣看着他舅说:“二舅你这一向又瘦了。”

他舅说:“没事。凤鸣,你把住处给小艾他俩安排一下,看炊事班有没有吃的,搜翻点去。”

艾绍英李子明跟一班的同志同住在一个洞窟。

洞窟的石壁上雕刻着十八罗汉像,抚眉捧塔的,赤脚执杖的,骑象持笏的,面目体态各异。艾绍英倒不觉得什么,而李子明看着却有点发怵,尤其是降龙伏虎罗汉它俩那双暴怒的眼睛。

没有床板,没有铺盖,只铺着一层茅草秸秆,旁边撂着几件老羊皮袄。一班长温银海得知他俩刚从白龙镇来,把自个的羊皮袄拎了过来,让他俩连铺带盖先使着。好在天还不冷,没有铺盖不打紧,打地铺也能凑活,但天冷了怎么办?来之前艾绍英曾听说也设想过游击队的艰苦生活,但眼前的境况震惊了他,困难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赶了一夜的山路,几个人的肚子咕咕地叫,高凤鸣找到炊事班长老王,问有没有吃的东西,老王挠了挠头,躬着腰进灶房抓了两把黑豆,难为情地说:“就这了,先炒的吃上几颗。”炊事班长告诉他,眼下最犯愁的是粮食,二三十张嘴啊,糠一顿,菜一顿,三天两头还接不上,好几个人的腿脚都肿了,这点黑豆也是从白狗子那劫来的马料。

高凤鸣本想绍英他俩初来乍到,应给点特殊照顾,可听了老班长的话,只好把手缩了回去。

艾绍英对高凤鸣说:“别炒了吧,我不饿。”

高凤鸣觉得过意不去,下意识地搓着手说:“那就待会儿开饭一起吃吧,炒黑豆吃了尽放屁,我也不喜欢吃。”

其实,上午的饭顶好也就是顿黑豆馇馇野菜汤。早些天,为了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队领导确定,三个班轮流出去打野食,每周一个轮转,除非有紧急任务;只能使刀,不可动枪,子弹要留着打仗用。对此任务各班积极性很高,每个班上山都选了好多点,分头用树枝藤条和马尾细绳,下了上百个夹子套子,又挖了几个坑洞,设下陷阱。心想着不管是山鸡野兔,鸽子麻雀,只要能逮得住,都行;能套到黄羊或者狼,更好。大家早出晚归,趁着挖野菜路过,顺便看看有无动静。

艾绍英之前基本没干过活,成天劈柴挖野菜,手上打起了一串串的血泡,血泡破了又结成了硬茧。尽管大家整天不得消停,已然收获甚微,十多天里,除了套得几个麻雀,夹住两只田鼠,别无所获。

班长们都急了,这咋给队长交待,几十号人在等着吃饭啊。大家都在想办法,无论如何得有收获才是。有的说得从地主土豪和白狗子那里夺去,要不就扮作僧人下山去化缘。游击队怎么可以下山化缘呢,理所当然地被队领导否了。二班的一个战士突发奇想,要不晚上把我假绑在树上,你们在跟前藏着,不是有句话么,“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

班长拧了一下他的耳朵,说亏你想得出来,不怕狼把你娃给叼了?班长脑子忽然一闪,可不可以披着羊皮引诱狼呢?大家翻穿羊皮袄扮作羊群,夜里蹲守在挖好的几个陷阱旁边,或许可以的。

不过,他没有把握,毕竟这是夜间行动,要得到队长的同意。他把这想法汇报给了田队长,田队长哈哈大笑:“快算了吧,没那么简单,要是那么好骗,那狼早就绝种了。你们再好好想想办法。”

田队长当然也在想办法,可到处是光秃秃拉羊皮不沾草的黄土坡,又能有什么可打的野物呢?但队伍要生存下来,无论如何得有饭吃,而眼下呢,三个班轮流撒出去,大家尽管受苦受累,但野菜草根挖不到多少。

严酷的现实把游击队几乎逼到了绝路,照此下去,要么解散,各逃生死;要么饥病交加直至死在山野。艰难呐,田队长突然间有了白头发,才三十岁出头,但他知道,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是队里的主心骨,关键时刻大家都在看着他,再难他也得扛住,努力给大家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