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农历八月初十四,白龙镇遇集。开春以来,裕丰粮店平日每天只入柜三斗粮,十斤油,遇集则增至五斗,米麦各半,二十斤油,卖完为止。今天还没开门,店铺门外已经挤着一堆人,有的挂着布袋提着篮子,有的索性手里端个盆碗,等着或多或少买点米麦粮油。

按照艾仲雄的嘱咐,今天,裕丰粮店投放的粮油,比往日增加了一倍。粮店一开张,人们一拥而入,生怕买不到手无米下锅;再看看挂在柜台前的小木牌,舒了一口气,幸好今天的粮油价钱没涨,和上个集一样,麦子一斗五块三,谷米一斗五块五,麻油一斤一块四。不多时,又有些腿脚快的人已从前后街的其他两家粮店看了过来,见裕丰粮店的一斗便宜了二毛多三毛,也挤向了柜台。冯根财站在柜台前说,请大家伙别挤,今天保准都能买得上,价钱也不会涨。

以往买多卖少,来迟了手里攥着铜钱空手而归是常有的事,而且价钱说涨就涨;今天量多价也低,粮价莫非要降?人们窃窃私语,将信将疑,有人担心粮食的成色是不是有甚问题,捻起一撮放在嘴里一磕,嘎嘣响,似乎比往常的还要好点,暗暗对艾老板的慷慨让利心存感激,怀里多揣了几个子的,一个不剩地全都掏了出来。

开市不大一会工夫,五斗谷米即将售罄,麦子也卖出了大半。销售如此火爆,让冯根财始料不及,但因手里有足够的粮食,能多卖变现求之不得,他让几个伙计又扛来十口袋,随缺随补。眼见敞开供给,又有伙计维持秩序,大伙不再爆挤,但顾客仍一拨接着一拨,直到后半晌才渐渐少了下来。出乎预料,一天竟售出将近三石米麦一篓油。

裕丰粮店出其不意的低价促销,吸引了当天几乎整个集市的买家,这使前后街上另外两家粮店骤然无人问津。他们很是闹心,认为裕丰这样做太不地道,连续几天他们各都派出伙计扮作顾客,想打探出个中缘由,但瞅来瞅去一无所获,裕丰粮店依然供给充

足,价钱不变,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他们再也无法按耐,生意还能让他裕丰一家都给抢了?嫉妒以至愤恨的心态,让他们暗中联起了手,不行,砸他的锅!

白龙镇今天又是逢集,裕丰粮店门还未开,人已拥来了很多。一伙计急匆匆跑到账房跟管家冯根财说,他听见门口的人都在传,咱裕丰今天半价售粮。冯根财一听吃了一惊,咋回事,莫非是有人在造谣?赶忙来到粮店,隔着铺面的门缝朝外一看,果然是,至少有三四百人,而且还在不断涌来。

此刻,街上其它的店铺已经开张,拥挤在门外的人急切地等待着。冯根财急出一头冷汗,一时不知所措,这门是开还是不开?正在犹豫不定时,门外大喊道:快开门啊,咋还不开门,不是要给大家发救济粮吗?人群开始躁动,很多人跟着嚷嚷起来。显然,不开门没有道理,也是交待不了的。冯根财牙一咬,开!我看他们敢怎么样?

没等得门全部打开,人群破门而入,刹那间好多妇女老人倒在了地上,鞋子篮子扔了一地,手里的盆碗被摔成几瓣,人也被踩踏的鼻青脸肿,叫喊声哭闹声像似抓壮丁的进了村。前头涌进店里的人,不问三七二十一,抓起瓢子猛往褡裢口袋里装。粮店伙计大声喊道:大家伙不要急,东西有的是,明码标价,分毫不涨。

人们愣了,不是说半价卖吗?这时才注意到,柜台前挂着的价牌上清楚地写着,斗麦价五块三,斗米价五块五,麻油一斤一块四,没涨没跌,全都是上个集市的价格。大家顿时来气了,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不是说要半价优惠么,大红纸上明明白白写着,怎么就变卦了?等了老半天,竟然是骗人!当着众人的面,你们得说清楚,怎么回事?

眼见场面要失控,冯根财一边让伙计快去告诉艾掌柜,一边站在凳子上大声喊道:“乡亲们,街坊邻里们,我是广聚庄裕丰粮店的冯根财,请大家伙不要拥挤,不要嚷闹。打五折半价销售,这话你们是从哪儿听到的?我们裕丰粮店可从来没这么说过。大家应该知道,为了渡过灾年难关,我们粮店薄利多销,这些天粮油一直就是这个价,分毫未涨,全街上就数我们裕丰的粮油便宜,大家凭良心说,是不是呀?”

店里店外的人炸锅了,抡着胳膊喊道:你问我们?我们正要问你们,南门北门,街上好几个地方贴着大红告示,都说你们今天要半价卖粮,难道你们说话不算话,骗人吗?要敢变卦,当心砸了你们的店!

街上贴着大红告示这么说?冯根财一愣,竟有这事,看来这话并非空穴来风,肯定是被人背后捅了刀。情急之中,冯根财想到了白区长,裕丰粮店也有他的一股子生意,现如今被人算计,官司若打到区上,白雨亭他不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