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林怀玉面容冷淡,看着学子检查完东西,从他面前经过,纷纷行礼。

大多数人连看都不敢看他,林怀玉之名早已传遍整个大雍,没有人不知道,当朝丞相林怀玉,心狠手辣,淡漠无情,谁也不想大好的前程在这里断送。

他们匆匆路过林怀玉,只有在林怀玉身后了,才敢回头偷看一眼。

“那就是当朝丞相啊,好年轻啊。”有学子看到了林怀玉,不禁羡慕道。

其他学子也点头附和:“不仅年轻,还长得很好看,不过丞相大人的气场好强,光是坐在那里,我都不敢抬头跟他对视。”

几个人顿时小声道:“我也是,我也是。”

“但是我看他好像也没有传闻中说的那么可怕啊,那些传言不会都是假的吧。”有人小心翼翼道。

但也有学子轻哼了一声:“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们该不会是看丞相长得好看,就觉得他不会做那些事了吧?这朝廷的水深着呢,他这么年轻能坐上丞相的位置,怎么可能真的没有城府与手段?”

有人反驳:“那也不可能杀皇子啊,我一直觉得,这传言太过夸张了。”

可另一个人又道:“就算不是丞相亲手所杀,但他肯定也有参与,空穴不来风,你们啊,太年轻!”

林怀玉自然没有听见这些议论,但他即便听见也无甚所谓,这样的谈论太多太多,他不想管,也懒得管。

直到最后一名学子走进考场,经过林怀玉面前,跪下行礼却抬了头,与林怀玉对上了目光:“丞相大人,辛苦。”

林怀玉倒是并未多言,只是朝他轻轻颔首。

那学子却没有离开,而是大着胆子,从容道:“丞相大人曾也是新科状元,那一篇《治国方略》学生倒背如流,不知学生是否有幸,能得林相大人指点?”

林怀玉看着跪着的人,这人说话不卑不亢,语气间也没有过多的阿谀奉承,只是平铺直叙,像是真的想要讨教一二。

但偏偏选了一位位高权重的主办官,林怀玉将这人的心思顿时剖了个明明白白。

若是他同意了,此人在榜上有名,日后必定成了他的客卿,丞相客卿,在这京中无人敢给他使绊子。

若是他拒绝了,以林怀玉的名声,这京中大有人会争抢着要这个榜上有名且与林怀玉不睦之人,甚至得陛下垂青。

无论哪一条,于现在的学子来说都不亏。

但前提是,这人能够上榜。

林怀玉垂了垂眸,鸦羽般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若你高中状元,来日御街打马,御园宴酒,本相定然恭贺。”

若他所料不差,这次状元应当是那位名叫赵襄宜的学子。

而眼前这位跪着的人,想必就是赵襄宜了。

既有才学,又处事圆滑,日后能是宿泱手下一大裨益,倒是可以指点一二。

春闱整整三场,七篇文章,再入金殿由天子亲自选出前三甲,面见圣上。

而这期间,宿泱身着一身墨色衣袍,金丝暗纹尽显威严,他坐在金殿之上,与文武百官等着春闱的结果,支颐着脑袋闭目养神。

却有侍卫在无人察觉之际从后面绕到了宿泱的身侧,在宿泱耳畔低声禀报:“春闱开考之前,有几位学子议论林相,还有一位学子与林相对视,还说上了话。”

他将那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复述给了宿泱。

随后便看到宿泱原本百无聊赖的脸上勾起了一抹笑意。

却无端让他后脊发凉。

宿泱摆了摆手,那侍卫便立刻离开,来时无人察觉,去时亦无人在意。

很快春闱结束,文章递到了宿泱的手里,他也见到了那位被林怀玉“口口声声”夸赞的学子。

赵襄宜满怀希冀行入金殿,无人敢直视天子威严,但他不知怎的,总觉得那天子一直在打量着他,目光犹如一座山,重重压在他的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

莫非他是何处得罪了这位天子吗?

不应当啊,这可是他头一次见到陛下,若是陛下真对他有什么意见,也不会在此刻将他召入金殿了吧。

外头的雪下得更猛了,春天恐怕会晚一些到了。

林怀玉撑着伞候在殿外,不稍时便听到了殿内传胪唱名,那状元郎赫然是赵襄宜。

林怀玉被召入殿内,看到赵襄宜朝着他轻轻颔首以示礼数,林怀玉便也回着点了一下头,再抬眸便对上了宿泱那道似笑非笑的目光。

他行礼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